公益,有很多「方式」。 亦有許多「類型」的機構,需要您的支持與協助。
無論您認為哪個族群需要受到支持或關注,其實做公益,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,目的都是在「創造社會經濟的一個循環。」
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饋社會,共同協助改善社會問題。
臺灣社福機構普遍受限於經費及資源窘困,必須有效編列預算分配在各項日常耗材、生活技能、培養師資以及醫療救護等支出,因此往往無法顧及全面。
經過多次的志工服務我們察覺,公設民營的身心障礙機構資源,除了缺乏一般民生用品及食物外,其實「他們」更希望給予這群孩子們的是—更多的「營養與健康」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《每日飲食指南》中,無論大人或小孩建議每天都應攝取最少「2份水果」(80~120公克)。你我都知道,每日攝取足夠的蔬果,有助於預防多種主要疾病及健康問題。
那…身體機能比普通人還弱勢的「他們」呢?
因此我們發起這項計畫,目的是希望創造一個良善的循環。


